蘑菇街和美丽说的产品定位和用户群定位有什么差异,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
白鸦 (社会化购物网站“逛”创始人) |文
在写以下文字之前8个月,我曾经在知乎上回答过关于蘑菇街和美丽说的问题,当时以马甲身份试用过这两款产品,但现在回头看变化很大,当时的一些判断也不免有些错误,现在回头来补充和修正:
1.非常羡慕徐易容和陈琪,创业路上有个好的竞争对手是件幸事。两个网站一直在很像的同时又各有不同,相互学习的同时各自创新,作为近距离观众的我都感到这个过程无比的好玩,相信参与者一定更是乐在其中。这样的过程是推动整个相关领域产品一起进步的过程,大概这也是为什么类似消费分享网站已经看不到太多国外复制的影子了(除了Pinterest式的画报流版式。记得6月份的时候陈琪曾跟我说过他这是从Pinterest得到的灵感)。
2.他们本质上更是媒体而不是社区。之前我从社区的角度看他们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的用户之间天生是没有“关系”的,只是因为“品味”相互关注而已,他们的本质还是“发现”时尚和喜欢。某种程度上,他们其实是在逐步颠覆类似瑞丽这些传统1.0时尚媒体,抢的是这些人的市场。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用户的用例是:想要添双鞋子,去蘑菇街看看,去蘑菇街看看有什么新鲜货……
3.事实上他们的二三级类目录页做的都很不错,美丽说的杂志社、蘑菇街的专辑也很不错。他们有不少流量来自于搜索引擎, 也说明了上面这一点。由于和百度更熟悉,美丽说在搜索引擎引流上比蘑菇街做的要好不少。未来他们应该会截走购物搜索的流量,因为用户可以直接进入他们的网站“找”自己需要的东西了,特别是在非主动消费的时候,不过这本来就是搜索引擎不擅长的场景,所以也无所谓谁抢了谁的市场。
4.商家对他们的“捣乱”比原想的弱,因为他们一方面在阻止“乱发”的商家,一方面在帮助好商家“伪装”成用户,同时还在做“团购”的营销合作。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平衡艺术。
5.未来两家真正的竞争很可能是在无线领域,特别是iOS和安卓上,特别是关于“实拍”和“搭配”上,可能并非我们经常设想的“手机逛街”。当然,Pad逛街的体验应该还是可以很不错的。之前我对于“二手转让”可能很适合他们的判断应该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现在的氛围和用户根本不适合也没心思在他们上面干这事。
6.我原来以为“半年之内,我们会看到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都愿意出钱、出力、出人去想办法让用户贡献高质量的分享和评论”,这件事似乎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好。但是继续坚信未来这一定是电子商务运营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都得熬过这个浮躁的烧钱砸广告阶段。
7.除了搜索引擎,微博对他们的帮助也功不可没,这两个地方应该是他们的主要流量来源。除了培养了用户的互动习惯,还帮助他们非常好的做了社区运营和互动。“走出去帮人拉进来”的运营他们做的都很不错。由于是媒体性质,用户贡献内容的质量也比预计的好很多。
8.之前说他们在2011年年底会迎接春天的到来,现在看也差不多。但是情况似乎没有设想的那么火爆,大概原因应该是年底网购高峰大家拼“优惠”太厉害,也应该更行业与冬天提前到来有一定的关系。两家网站现在都已经或者即将有充裕的资金了,眼前的行业资本不景气可能会帮助他们在2012年把其他竞争对手完全甩在脑后,蘑菇街现在60多人,美丽说应该在120人左右,应该说都算是轻公司。不过两家的花钱效率差别还是很大的,信息组织也有距离,但到底谁更好我不能说啊。
9.由于Pinterest模式在国内被大规模复制,由于快信息读图时代的带来,由于淘宝在购物分享这个领域已经丧失最好的时机。只要你把这个模式看做是媒体,而不是社区,他们接下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由于他们两个在前面这种奔跑态势,第3家要赶上也已经非常困难了。
10.虽然我个人更喜欢堆糖(duitang.com),虽然堆糖似乎有更大的梦想。但是似乎Pinterest们出现之后,堆糖应该并没有那么乐观了,也许需要更聚焦更准确的突破口。无论如何先冲出一条路可能会好些,慢慢养一个有味道的地方也许不太现实。
女性购物分享网站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美丽说这样的分享网站,我觉得很大程度不是在炫耀。而很多男性用户都以为类似的分享或者晒单网站是满足个人炫耀,其实这不是主要的目的。
在网上购物,其实是一个人在挑选,和逛街最大的差别就是没有人帮你看,没有人给意见,因此,非常希望有一个社区可以是纯用户纯买家角度的分享和讨论,不含商业和广告性质的信息。同时,特别希望买过的人能站出来说话。这可能是很多女性加入美丽说的原因。
有一种观点认为“卖东西的(电商)还没有赚钱呢,帮人卖东西(导购类产品)的赚钱肯定就更晚了”,是这样吗?为什么?
旭小青(电商产品经理)
Yes and no。 年景好的时候,电商拿投资人的钱不当钱,不计效率地投给广告媒体(包括导购),电商赚投资人的钱(这也算一种盈利模式),广告媒体赚电商的钱。
年景不好的时候,电商没钱投广告,拼命开源节流,抱团过冬,互换资源,拖欠账款等等,导购网站也收不到钱。 所以确切地说,电商有钱,导购才能赚钱。
韩冰(任职于天使投资机构险峰华兴)
这是一种草率的想当然的说法。第一,电商不赚钱这个前提并不准确,淘宝上赚钱的电商有很多,我们说电商不赚钱,通常是指独立B2C,而现在导购类网站,目标主要是淘宝服饰,后者也是最大的交易额产生地,淘宝常年做的卖家,通常只有拿到足够融资后才敢不赚钱砸市场,其实后者市场费用投得更多;第二,电商不赚钱不意味着媒体不赚钱,这个不用多说了,那么多电商烧钱烧在哪里?倒是真的有一天电商认认真真开始算账了,该倒的倒掉了,媒体价格降下来了,对导购网站反倒可能是个小低潮。
简江(天使投资人)
优质流量和优质商品都是稀缺资源。 这个问题必须分宏观和微观来看。宏观上,B2C商户整体亏,淘宝卖家整体赚,所以我们目前也只能背靠淘宝(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虽然很多人不认同);微观上,当然有人赚有人亏,没什么好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