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正文

广东积极发展科技

更新时间:2016-07-01 15:44:03点击次数:999次字号:作者:admin


《广东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正式发布,根据规划,至2020年,佛山将累计引进300家国际性工业服务机构,至2030年引进、培育至少10个德国、欧洲的工业服务品牌,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国际一流的工业服务支持,初步建成仿真“德国城”。
  目前,由广东省政府和以色列经济部共同推动的东莞中以产业园,已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水处理技术国际创新园”。坐落松山湖南部滨湖区的中以产业园,整体规划面积380亩,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重点开展东莞与以色列在水处理环保产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首期工程将在2015年底建成,二期则在2020年建成。园区计划通过5年以上时间的成功运营,引进一批中以合作的优质科技项目,计划引进80个以上的水处理企业和项目,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实现水处理环保产业集聚发展。

  此外,去年3月,中山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位于美国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医学国际部签订协议,合作建立中山大学临床与转化研究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开展联合研究项目、通过知识传授等来共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下一代临床与转化医学高端人才。目前,中大转化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已被科技部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这也是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作为珠三角乃至广东省首个牵手欧洲的科技合作平台,主要依托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智力支撑的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一起作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合作平台去年写入了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而该服务区的横空出世,则是广东科技部门近年来努力发展与创新型国家的紧密联系,不断扩大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纬度,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成功范例之一。正是省科技厅在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弗劳恩霍夫协会与佛山市合作,首先提出并组织完成了《中德工业服务示范区》研究报告。

  建立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是近年来广东科技部门重要工作目标之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去年4月,由副省长陈云贤率领的广东科技代表团访问以色列,代表省政府与以色列政府签署了《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以色列国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研究和开发的技术创新合作协定》;省科技厅随后组织交流中心与以色列经济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下属研发中心合作设立联合资助计划,目前已开始征集合作项目,由此开创了广东省与外国中央政府双边合作联合资助科技合作项目的新模式。科技厅还组织省内40多家企业参加与以色列企业的对接交流“路演”,为中以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