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单方法让网站互连为核心,是PC互联网的基因。这样的设计成就了搜索引擎,成就了网络广告联盟营销,成就了一个开放多彩的互联网环境。然而手机APP一开始的设计就不是这样的,每个APP都是孤岛,虽然也能互联,但是困难度高很多。
前面谈到了榜单,不论在哪个APP商店,榜单都是有限的。一个刚推出的APP很难打败已占领山头多时的前几大。由于缺乏其他更多元的推广管道,大家发现刷榜是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法。付钱给刷榜公司找人下载APP冲刺下载量,以求上榜后获得更多下载。
这种情况当然随著苹果抓作弊经验的累积而慢慢过去(只是这几年空窗期已足够让先前作弊者巩固市场),然而核心问题没解决,APP商城有如一摊死水,不论何时去看,榜单变化不太大。而榜单的前几名会导致更大下载量,导致更有机会排在前几名,后来者永远出不了头。
若把网站当成商品,商品的自由流通将保证市场最大繁荣。把APP当成商品,那目前的流通性问题很大。PC互联网以开放为基础的两大核心确保了自由流通:以网址表明资源位置,以简单方法让网站互连,搜索引擎的存在则使流通效率最大化,而这在APP的世界里欠缺。
此外,一个人只要有一套撰写网页的工具,要架个站不是太难的事。然而要自己写APP,这个事情难度就太高,APP从生产到推广都是困难的。乔布斯的互联网是封闭的,不是开放的,是贵族的,不是平民的,需要有一场革命来打破这个围墙。
移动互联网是个相对不开放的环境,以APP为核心的方式并非人人可以参与。我们得承认,开放而自由的PC互联网人人都可以低成本参与(连小学生都会做网页),因而将人类的商业创意极大的释放,整个社会因而加速前进。这在APP的世界里非常欠缺。
然而,我们能像HTML5的布道者一样,认为革命的推动者就是HTML5网站以及WebAPP吗?先跳开生产者角度不说,从消费者角度看,很明显用户不喜欢在手机上输入网址。用户打开手机就要寻找图标,点开马上要用。PC互联网的作法不能完全移植到手机上来。
以APP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看来是很难动摇,笔者并不认为他会被取代。笔者只是认为,如果APP的制作成本能够再降低到人人可做,如果有一种底层的架构能让APP之间的互联互通比现在更容易,这个市场还要再爆炸一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会只有现在这样而已。
牵涉底层架构更动的事,只有平台级业者有能力。苹果,谷歌,或许再加上微信。如果APP商城已变成阻碍创新出头的瓶颈,砸烂他的人应快出现了。未来,谁能让APP的流通性更佳,谁就会是最大赢家。而这个革命一定不会只是提供更多的榜单,而是从底层设计上的变革。